广州银塑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EN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材料回收技术迈向高值化循环

最新信息

2025年11月12日行业资讯

化工材料回收技术迈向高值化循环

化工材料回收技术迈向高值化循环

 

废弃塑料与高性能复合材料正通过革命性技术获得新生,循环经济模式加速推进。

2025年2月,英国东北部一家工厂的投产吸引了全球环保界的目光。这座由Mura Technology打造的全球首个商业化超临界水塑料回收工厂,能将“不可回收”的混合塑料垃圾转化为再生塑料原料。

几乎同时,中国广东揭阳,全球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试产成功,其首创的“一步法”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再次改写了塑料回收的规则。

在化工材料回收领域,一场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

9.jpg 

1. 塑料回收技术的前沿进展

面对全球仅10%-15%塑料废物得到回收的严峻现状,各类创新回收技术竞相涌现。超临界流体技术成为行业焦点,其中Mura公司的超临界水热液化技术表现尤为突出。该技术在400℃、220倍大气压条件下使水进入超临界状态,能够均匀分解塑料分子链,不仅比传统热解技术降低80%碳排放,还能有效处理受污染的混合塑料,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化学回收领域也取得重要突破。广东揭阳东粤化学开发的全球首创“一步法”工艺,成功实现了将混合废塑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的技术飞跃,产品收率高达92%以上,大幅提升了化学回收的经济可行性。水热催化解聚技术同样进展显著,中石化石科院与常州大学合作的聚酰胺水热催化解聚技术,为高性能塑料的高效再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塑料回收技术体系。

 

2. 高性能复合材料回收的突破

随着2025年风电叶片退役潮的到来,高性能复合材料回收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超临界乙醇回收技术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路径,研究显示该技术可实现97.9%的树脂去除率,且回收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强度保留率均超过95%,这一突破性进展成功解决了传统热裂解技术导致的纤维强度损失难题,标志着复合材料回收正式从“降级回收”迈向“升级回收”的新阶段。

在多元化技术路线探索中,激光精密解离技术同样展现出独特优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技术方案有效攻克了传统叶片拆解过程中的玻纤粉尘污染问题,实现了整个回收过程无耗材、无废水的环保目标,为风电叶片的完整回收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些创新技术的协同发展,正在重塑复合材料回收产业的技术格局。

 

3. 智能化技术赋能回收产业

智能化技术正深度赋能化工材料回收产业,成为提升回收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关键驱动力。介电传感与人工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融合应用,开启了材料回收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新纪元。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材料在分子层面的动态变化,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调整与优化,显著提升了再生材料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智能装备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新型超高压水智能切割方案采用380-420MPa高压水流结合磨料切割技术,在确保无粉尘、高精度作业的同时,完美适配数字化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降低了人工成本,为回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工艺向智能制造的深刻变革。

 

4.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推动回收经济发展

在技术突破的同时,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正成为推动回收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全球范围内的法规驱动效应日益显著,欧盟要求2030年塑料瓶必须含有30%再生材料,英国则对再生含量不足的塑料包装征收惩罚性税收,这些政策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回收技术创新的投资热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链协同模式正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化发展。在风电叶片回收这一新兴赛道,行业协会通过精准分析退役叶片的时空分布特征,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机制的建立。与此同时,回收材料的碳交易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专业机构正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评估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利用的碳减排价值,为建立科学的碳核算体系提供技术基础。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协作,正在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回收产业生态。

 2.jpg

5. 未来趋势与挑战

尽管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化工材料回收产业仍面临着规模化发展的多重挑战。技术集成与规模化是当前最主要的瓶颈,行业预测显示,到2034年全球化学回收处理量仍不足塑料废物总量的5%,多数创新技术尚未突破示范阶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

回收产物的去向问题也引发持续讨论。环保组织指出,部分化学回收产物最终仍作为燃料使用,本质上尚未完全脱离线性经济模式,这与真正的循环经济理念存在差距。未来技术发展将聚焦三个核心方向:通过创新预处理工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对复杂混合塑料的适应能力;着力提升回收产物价值,推动产品从燃料级向高端化学品和材料级转变;全面推进智能化升级,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


总结

我们深知,回收料的阻燃挑战远大于新料。为了解决您的后顾之忧,银塑阻燃不止步于单一产品。我们专注于高效复配与协效阻燃技术,为您量身打造磷氮系、磷硅系及复合锑等复合型阻燃解决方案。这些产品能有效克服回料成分不稳定带来的影响,确保阻燃性能始终如一。选择银塑,就是选择一个能应对复杂挑战、为您创造更大价值的合作伙伴。

CONTACT

联系我们

关于化学品相关咨询:
请通过咨询表格或者电话、FAX的方式联系我们

广州银塑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刘先生:18606030118

贺先生:18664000711

座 机:020-32290501

传 真:020-32290502

网 址:http://www.yinsuzuran.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泰大道归谷科技园A2栋2110-2112


小二维码.jpg



 银塑阻燃

 扫一扫,查看更多

咨询表格